商報訊 (見習記者 孫蓓蓓) 采荷三小402班有位家長,他為班級孩子策劃了一份特殊的10周歲生日成長禮:在孔廟穿漢服、學漢禮,大聲誦讀《弟子規(guī)》,并向父母、老師鞠躬致謝。還給孩子提出了一個要求,為父母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、老師、學校、朋友等做十件感恩的小事。
這位家長叫林合敏,他的想法源于一些社會事件的觸動:“新聞上說大學生上學還要父母陪讀照顧,這很離譜?,F(xiàn)在很多孩子成績優(yōu)異,但獨立和責任意識遠遠不夠。”
這一點上,班主任俞老師感觸頗深。有次她問學生遲到原因,孩子的問答很是理所當然:“爸爸媽媽沒有叫我起床??!”作業(yè)本怎么沒帶?“昨天媽媽沒有幫我收拾!”俞老師覺得,孩子心中壓根還沒有“責任”這么一說。應該要有一場儀式感很強的活動,鄭重其事地告訴孩子:現(xiàn)在,你們十周歲了,是時候?qū)W會責任和擔當了!
而且要讓孩子明白,負責任不是一時興趣的游戲,而是種需要貫徹到底的優(yōu)良品質(zhì)。如果孩子說這一年內(nèi)想幫老師擦黑板,那就要求他堅持下去,將承諾履行到底。
“其實這也向家長傳遞了一種信息:不要包攬孩子們的"活兒",讓他們學著自己做事,獨立自主。責任教育需要家長的參與和配合,這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考驗。”
成長禮上,孩子們誦讀了《弟子規(guī)》中的選段。這是一部清朝時的兒童啟蒙讀物,講述“弟子”們在家、在外、待人接物、為人處世、求學等方面的禮儀與規(guī)范故事。
這學期開始,采荷三小402班的語文課堂多了項新內(nèi)容,就是學習這個《弟子規(guī)》。“每天花個5到10分鐘,挑出一、兩句給學生說說其中的故事和道理,再聯(lián)系實際生活講講它們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這樣孩子學得輕松,記得也牢。”
俞老師說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道德觀、價值觀的精華部分在當代并沒很好地傳承和發(fā)揚,《弟子規(guī)》在教育孩子知廉恥、明是非、辨善惡,培養(yǎng)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方面有很好的示范和教育意義。
她感受到了這種潛移默化的“正能量”。她說了個小故事:“家長和孩子一起在西湖健行時,孩子跑在前面,沒有聽到家長在后面喊他,然后另一位孩子馬上就說,某某某,"父母呼,應勿緩",你快停下來。”而且有意思的是,孩子們還會把《弟子規(guī)》選句寫進作文,增色不少。
這場成長禮的“正能量”還會帶來什么驚喜?我們不妨拭目以待。
記者手記:
用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人際規(guī)范和道德準則去教育孩子,這早已不是新鮮事。杭師附小每年在寒假前后都要在全校評選年終大獎:每個班評出兩名“孝悌”好少年。家長們說孝悌便是德,德是一種情商,而情商是社會生存的必要條件。
可以看出,小學生家長的教育訴求正在改變,學業(yè)不再是學生評價體系中的唯一標準,家長們同樣關(guān)注綜合素質(zhì)的提高。其實,小到一個良好小習慣的養(yǎng)成,都是成功的教育。就像林合敏期望的那樣,現(xiàn)在女兒會主動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問候了,他說,這種細枝末節(jié)的改變,其實最動人。
【全民學習弟子規(guī)工作委員會·和諧中國網(wǎng)總編、和諧中國書畫院院長、弟子規(guī)現(xiàn)代修訂者李耀君老師弟子規(guī)講座報告預約電話010-5143 8660短信158 1010 2998《訓蒙文》清·康熙 李毓秀、《弟子規(guī)》清·乾隆 賈存仁、《人之規(guī)》現(xiàn)代·李耀君】